深圳视窗主页 > 资讯 > 正文 >

易湘洋律师;“读懂”国际规则,打好法律“自卫战”

时间:2020-05-20 16:30:05 来源:互联网 阅读:-

面对疫情全球蔓延易湘洋律师说应立即行动起来

读懂”国际规则,打好法律“自卫战”

/彭川

2020年在人类历史上注定将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没有局外人!

近期就新冠疫情期间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我们采访了广东省律师协会证券委副主任、中国涉外律师领军人物、2018 ALB China客户首选律师、广东省司法厅个人三等功获得者、北京市竞天公诚(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易湘洋律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易律师接到的因合同无法正常履行而导致的国际纠纷案子明显增多,一方面,他帮着企业积极应对因不可抗力而迅速增加的违约风险;另一方面,也密切关注着疫情将会给国家层面带来的法律挑战。近期,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印度等国先后向中国提出了赔偿请求。作为一名资深涉外律师,通过自身在法律专业的积淀以及对西方人思维的了解,易湘洋律师敏锐的察觉到这些国家的作为看似无理取闹,可一旦中国方面应对不力,很可能会给国家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在他看来,无论是企业亦或国家层面,一场法律大战,已然拉开序幕。

读懂”中西文化差异

易湘洋律师在美国芝加哥、加州、纽约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促使其深刻领会了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整体来看,中国人强调整体,西方人更注重个体;中国人习惯求同,西方人更倾向求异;中国人相对重义轻利,西方人更注重原则;中国人的思维更重道德标准,西方则更习惯以科学为标准。他说:“这种深层次隔阂非常明显,且长期存在。”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易湘洋律师认为:“2008年后,美国经济一度衰退的厉害,吸引力已大不如前,再加上美国人对中国一直缺乏基本了解,且长期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甚至美国通过的第一部针对特定族群的移民法就是1882年的《排华法案》。如今,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美国更是开始疯狂的封锁和打压中国。对此,我们应当有着清醒的认知,做好防范。”

因此,对于近年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以及疫情发生以来美国的种种做法,易湘洋律师并不会觉得过分诧异,因为大多数时候他都能找到“因由”,及其背后的文化因素。

筑牢风险防护体系

易湘洋律师长期在深圳执业,深圳地处“珠三角”前沿,是一座外向型经济城市,大量企业从事国际贸易,以出口制造为主。

疫情发生,对深圳的外贸企业冲击尤甚,尤其是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对它们中的不少企业而言,这可能将是一道很难逾越的坎。这数月间发生的“故事”,也让易湘洋律师对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一事有了深切的感知。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爆发以来,先是部分外贸企业被迫停工、停产、停运,无法按期完成订单;接着当疫情在国外也全面爆发,我们的国际市场除了医疗及防疫订单外开始急剧萎缩,大量其余订单被取消,企业发货后收不到尾款的现象也日益增多,“纠纷短时间内大量增加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产业链的相对完整,看到了中国制造对世界的意义,以及世界对中国的意义。眼前上演的生动事例,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他表示,面对一个如此大面积爆发的突发事件,我们各方面显然都未能做好充分准备。接下来,我们还必须应对新的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将深刻改变世界,而有些变化如今已经到来。

首先一点,国际贸易的交易规则已经发生改变。买方下了订单,收不到货;卖方发了货,收不到尾款,日益增多的这类纠纷使得大家开始倾向于现金和现货交易,以信用作为担保的惯例已经被弱化。

其次,质量认证将更受重视。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很多国家的口罩、检测试剂、呼吸机等抗疫物资严重短缺,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可是,在中方加大力度向国际市场供应防疫物资等产品,支援其他国家抗疫的同时,部分西方媒体却报道称,从中国购买的口罩等医疗物资出现质量问题。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中外产品的质量标准不同,欧盟的CE认证(一种准入制度)、美国的FDA“认证”(一种行政许可性质的制度)与中国的质量认证标准都存在诸多不同。特殊时期,产品质量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想必,疫情结束以后,这种对产品质量的认证规格与标准也会较疫情之前更受重视。目前中国已经开始行动,最近中国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药监局发布公告,要求出口的检测试剂等五类产品必须获得我国药监部门资质,符合进口国和地区的质量标准要求。

易湘洋律师提醒说,“疫情的发生导致了合同违约、捐助纠纷、质量纠纷、诉讼风险等各类风险的增加,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筑牢防护体系。”他特别提到,由捐助行为导致的纠纷是一种极容易被忽视的风险。中国人向来讲究与人为善,疫情发生后,许多人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给其他国家和外国百姓捐献口罩等防护品,可令人尴尬的是,“农夫和蛇”的故事却不时在国际舞台真实上演。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事件:某留美学生在3月份收到从家里寄来的口罩,见周围的邻居买不到口罩,出于好心将其中的一部分捐助给了邻居。始料未及的是,其中一个邻居的孩子戴了他送的口罩后,面部出现过敏。于是,这位邻居便打算到法院起诉他。这让这位学生备受打击,也深感害怕,因为一旦开庭,按美国的法律,他必然败诉,而且,请律师的费用非常昂贵。

“这种‘恩将仇报'的做法,在中国人看来简直有些不可思议,我明明是出于好心帮你,最后你不仅不感激,还要告我。”易湘洋律师说,但这就是西方人的思维,你免费送给别人一个面包,就需要承担告诉他慢点儿吃、给他备好水等“义务”,否则噎着了、吃坏了,他照样告你。

通常国外律师非常乐意参与这种事情。一切事情交由律师操办,输了没有任何损失,赢了双方分成,律师可以拿30—40%的提成。对诸多国外律师来讲,这其中没有道德,只有利益。例如,美国的律师费占了美国GDP6%,高达2万多亿美元,由此可见美国人维权与法律意识有多强。

易湘洋律师说,“如今,我们政府和民间纷纷给其他国家捐助,善心固然可嘉,但我真的想提醒大家,捐助之前最好先获得对方的豁免,拿到免责承诺。”

“这种事例实在是太多了。”易湘洋律师指出,由于文化的差异,我们的好心,有时不仅得不到感谢,反而可能会被外国人认为我们的行为是在“赎罪”、是一种“求饶”,或者是一种“讨好”行为。对此,我们需要多看英法美欧的历史和社会发展,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

“当然,我们不是宣扬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是倡导大家因噎废食,不再帮助别的国家,那样既有悖于中国人的善良本性,也无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我只是主张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多些了解,提前做好必要的防控措施。”易湘洋律师说。

此外,易湘洋律师提醒,疫情背景下,国际贸易要慎之又慎,特别是要想办法确保资金和物资安全。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还在肆虐全球,一些国家不想着如何战胜病毒、减小疫情引发的影响,却忙着“甩锅”和“转移视线”,对中国进行诬蔑、抹黑,甚至还多次大言不惭的要求赔偿。继美国的一个律师团队首先向中国索赔后,澳大利亚、英国、印度等其他几个国家也纷纷跟风。“这类诉讼风险近期急剧增大。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西方‘思路清奇'的处事风格下,我们必须重视这一问题,客观,冷静,理性,且积极主动地应对。”易湘洋律师说,舆论战、外交战、法律战必须同步系统地展开。

同时他还提醒,当前全球化已不可逆,但需警惕排华势力的抬头。

培养好的专业涉外律师

易湘洋律师认为,长远来看,应对国际贸易纠纷,最好的应对之策,就是掌握国际规则,合法合规经营。打好当前和未来可能的法律战,则需“尽量多学习,多从西方的思维去思考和认识问题;尽量尊重他国的法律,合法合规经营;听从专业人士的建议,这个很重要;然后就是大量培养专业涉外律师。”

虽然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加速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建,但当前的博弈,必须立足于眼前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当今国际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201652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意见》。《意见》指出,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制度和机制基本健全,涉外法律服务领域有效拓展,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服务队伍发展壮大,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建立一支通晓国际规则、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涉外法律服务队伍,建设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服务水平高的涉外法律服务机构,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这几年我们这方面确有进步。包括我本人近年也参与了‘一带一路'的项目。”易湘洋说,不过,远不足以满足需要。比如,当前国人的法律意识尚且普遍偏弱,包括面对这次的疫情,许多人也将其视为“天灾”,不愿请律师,不重视专业人士的建议,事实上法律意识的淡薄,使得不少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不愿意花钱请律师,导致了涉外法律服务这一块案源偏少,许多优秀的律师进入这一领域执业的积极性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业涉外律师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

作为商事律师,易湘洋律师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企业,主业是金融与资本市场。他预感,今年中国的制造业可能会迎来比较严峻的挑战。资本市场正迎来巨大变化,包括美联储在内,各国都在大量增发货币,其中很大一部分将流向股市。因此,这段时间他正积极鼓励和帮助自己服务的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争取拿到更多的融资,更多的现金,在市场萎缩的背景下,储备“粮食”,挺过这次“寒冬”。


推荐阅读:宁德都市网

(正文已结束)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